发新话题
打印

[转载]日本的Cross-Dress Cosplay

[转载]日本的Cross-Dress Cosplay





不要怀疑,“她们”其实都是男生 cosplay(扮演)的。
日本社會中的女裝cosplay  
撰文:Au Yeung 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来源:http://hdc.cuhkacs.net/~benng/Bo-Blog/read.php?19

在『電車男』影響之下,日本傳媒最近頻頻提起各種有關maid、cosplay等的話題,使cosplay成為一時潮流。然而,日本傳媒所重視的只是「女優」或「美女」的cosplay,其報導性質與色情雜誌無異。即使同樣是Cross-dress cosplay,男性的女裝cosplay卻和女性的男裝cosplay不同,往往會被貼上「反社會」的標籤而受到排擠。很多人也不知道,日本現在有超過九成的同人誌即賣會及cosplay會場是禁止女裝cosplay的,但禁止男裝cosplay的卻一個也沒有(不計算本身禁止cosplay的event),女裝cosplay被視為禁忌的情況清晰可見。而且隨著女裝cosplayer人數漸多,有關單位不但沒有放鬆規則,反而加緊了對女裝cosplayer的管制。一般而言,女裝cosplay只在最大型的event才會受到允許(例如Comic Market。此event近年亦有在其cosplay contest中加入女裝部門),相反女cosplayer卻在任何歡迎cosplay的場所均可以自由穿著不同服飾。由於大型event多數在東京舉辦,很多遠離東京的女裝cosplayer必須長途跋涉前赴東京才能遊玩一番。「計劃」成為全國女裝cosplayer聚集之所而迅速成長,直接和這種情況有關。這種男女不平等的情況使很多女裝cosplayer極度不滿,他們多認為這種情況反映了嚴重的男性歧視,有fan甚至多次去信後樂園的Cosplay大會(日本最大的cosplay活動之一,參加者可以自由在後樂園Amusement Park內到處留影,但所有女裝cosplayer均不能入場)主辦當局,最後迫使當局回信解釋,轟動一時。

事實上,與外國的情況比較之下,日本的現狀實在非常奇怪。例如舉香港為例,香港並沒有特別禁止某類cosplay的event。無可否認,香港的一般社會對cross-dress的理解力比日本社會更低,時裝的範圍也狹窄,但ACG界內部對cross-dress的容納度卻非常高。從「Comic World香港」一類的綜合型event,到在各大學校園舉辦的攝影會式cosplay活動,都沒有制訂禁止女裝cosplay的規則,而且在Comic World香港一類較大型的event,更是很容易便會見到女裝cosplayer。根據我的觀察,Comic World香港中男性參與女裝cosplay的比例,遠高於日本的(「計劃」之外的)任何event。香港的「ACG人」看見女裝cosplay,並不會感到強烈的「反社會」成份,而當女裝cosplayer把自己的cosplay照片拿給他們看的時候,他們也多會當作「理所當然」的事情來面對。相反,ACG界以外的人卻恐怕絕難接受。如果說這種ACG界內外的尖銳矛盾是香港女裝cosplay的特徵的話,以女裝為危險「反社會」行為的「常識」貫徹otaku世界內外的一致性則可說是日本女裝cosplay的特徵。同時,根據本人與外國的研究同伴、ACG同好的交流經驗,法國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國家的ACG界對於女裝cosplay也沒有特殊的反感,在網上更常常看見一些在event中很隨便地cosplay女角的西洋男士照片。比較起來,日本對於女性cross-dress的開放態度和對於男性cross-dress的保守態度,卻造成了兩性之間的巨大間隙,引起女裝cosplayer的不滿,於是男性的女裝cosplay便加上了一層日本獨特的強烈「男性解放」意味。

日本社會有一個特質,就是習慣對傳統上被視為弱者的社群施以過剩的保護。當然,這種優惠只限於早被廣泛認知為弱者的屬性,比如女性、傷殘人士、小孩子等等,至於「新興」的弱勢社群,如同性戀者、性別認同障礙者等則被視為「反社會」份子而遭受排斥。女裝cosplayer亦是不受認同的弱勢社群之一。加上(在這個問題上屬於強者的)女性因為傳統上被視為弱者,在過剩保護的原理下出現其他國家難得一見的大量「女性優遇」措施,配合社會對男性cross-dress的偏見,在女裝cosplayer眼中看來男性歧視情況尤為嚴重。對於「女性優遇」措施,本身已有很多男性批評,但對於女裝cosplayer來說,更有覺得自己是「二等公民」的悲壯感。結果,日本的女裝cosplay變得帶有反對男性歧視和女性優遇的政治意味,在部份參與者心目中,甚至成為對整個陳腐虛偽的日本社會的行動派控訴。在這個背景之下,有部份抱有自己思想主張的參加者堅持在event會場以外的私人生活中都穿著女裝,並在網上公開自己的活動和結交同志。

此外,從「Gender-free」的立場出發,cross-dress也是值得支持的活動。所謂「Gender-free」,即是把性別分為肉體上的性(sex)和人類社會建構出來的、按時代及文化而異的性(gender)兩種,並認為今天的性別絕大多數屬於後者的思想。Gender-free派主張除去gender,留下最低限度的sex。以世界著名的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(也是筆者的老師)為首的gender-free派人士,認為服裝屬於依存於個别時代、文化的gender範疇,例如在蘇格蘭穿花裙子才是男士正裝。從gender中解放(free)出來的話,「女裝」一類的概念本身不能成立,因此在日本教育界擁有不弱勢力的gender-free派,對於男性的cross-dress抱有肯定的態度。例如在gender-free派的大學,學生往往cross-dress回校或出席畢業禮等重要典禮(我自己也有經驗)。有少數中學和高校准許學生不分男女地選擇包括裙子、褲子在內的校服。

同時,從gender-free的立場來說,男女的社會角色(social role)也不外gender的一環,但現在被允許衝破傳統社會角色的卻僅限於女性(例如就業上女性的躍進),男性始終被要求過著傳統男人的「工作型」人生,被婦女獨佔的特權區域因而出現。這一點不但被gender-free人士非議,也受前述的反男性歧視人士批評,於是女裝美少年ACG中男性的「女性型社會角色」便成為他們寄託其追求男女平等理想的媒體。因此gender-free人士漸漸和一般的反男性歧視人士匯流,女裝美少年ACG和男性cross-dress cosplay越來越富有社會意義。

最後描述一下日本的女裝cosplayer的現場情況。由於「計劃」是全國女裝cosplayer集合之處,所以這裡的分析主要根據在「計劃」會場的見聞而言。在一般社會中,男性的cross-dress愛好者往往會被誤解為同性戀者或性別認同障礙者,但在筆者的接觸範圍內,同性戀者極少(注:本人只是根據事實而論,絕對沒有歧視同性戀者的意圖),性別認同障礙者也只佔全體fans的大概二十分之一。女裝cosplayer大部份是一般的cosplay愛好者,他們不認同基於gender的服裝編碼(gender-based fashion code),喜歡自由穿著心儀的衣裝,扮演自己愛好的角色,在這方面和其他cosplayer――包括男裝cosplayer――無異。以cosplay質素而論,約有百分之二十是難以分辨性別的,其次的百分之二十是能夠分辨性別,但質素仍然甚高的可愛cosplayer,然後約有百分之五十是質素中上的一般女裝cosplayer,最後餘下的百分之十是表現差強人意的底層cosplayer。這個各級質素的分佈比例與一般(女性)cosplayer大致一樣。會場內有少量女性,但由於不少cosplayer往往男女莫辨,我的經驗是「看見可愛女孩,首先要懷疑『她』的性別」。這是一個Gender-free的世界,也可能是未來世界的鏡像。

女裝cosplay也只是普通cosplay的一種,喜歡美麗服飾和扮演心愛角色的心並未分別。懷著自尊和誇耀繼續努力吧,cosplayer們!

TOP

发新话题